首页 资讯 综合 科技 财经 图片 生活 公益 热点 健康

行业

旗下栏目: 人物 观察 行业 政策

以科学理论和工程方法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思想

来源:中文头条网 作者:小布点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2-25
摘要:作者/李河新 李静 创新发展作为解决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根本矛盾、实现21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发展方式,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空前提高和历史性升华,将此作为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以及作为国家核心的发展战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

  作者/李河新 李静

  创新发展作为解决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根本矛盾、实现21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发展方式,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空前提高和历史性升华,将此作为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以及作为国家核心的发展战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创新由以个体主体为主的零星的自发行为转变为民族的整体理性自觉。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新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之一。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发展,对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对于实现人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重大意义。

  一、创新驱动发展——21世纪人与自然矛盾冲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类的21世纪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阶段。在21世纪,世界人口总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70多亿,社会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阶段。上述两者的相互作用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几乎达到自然界可供资源的极限,同时空前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也达到了自然界自身所能承载的净化能力的极限。这就导致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与自然的矛盾,矛盾表现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人与自然的这种矛盾从“硬”的方面严重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人与自然的矛盾渗透和扩展到社会领域,又导致了人与社会的矛盾尖锐突出。在国家内部,这种矛盾表现为政治失序、社会动荡、经济危机、文化对立。特别是在社会基础即经济领域中的“中等收入陷阱”。这种陷阱正是由于资源量的扩张受限后,在原有资源分配和占有格局固化的情况下,新增的社会主体无法获得资源支持,新增的发展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从而出现的社会对立。同时,在资源利用效能不变的情况下,这种资源占有和分配格局就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国家集团与国家集团之间,这种矛盾则表现为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交往准则连遭破坏,民族矛盾加深,国家之间的对抗频繁发生,部分大国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剧,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反复出现。国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使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人与社会的这种矛盾从“软”的方面,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社会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人类生产方式内在的矛盾。即大开发大投入、大排放大污染这种资源依赖、规模扩张的生产方式所导致的物质资源消耗过大、废弃物排放规模过高与资源供应的有限性和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这就使21世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因此转变生产方式,即建立既保证发展又能保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内生式生产方式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这种方式既要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又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以及人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循环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就是创新发展方式。因而说,创新发展是在人与自然矛盾尖锐冲突条件下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创新驱动发展——依靠开发和扩大资源的质实现发展的高级发展形态

  在传统生产方式下,实现发展就要扩大资源投入的规模,但在资源供应已显短缺的今天已无法做到。因为能投入的物质资源量已经达到了自然界供应量的极限,即量的需求受到了硬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人们,任何事物,包括各种资源,都具有质的内在规定性和量的内在规定性,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的量在一定的时空条件里是一定的,有限的。事物的质是事物在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事物外部的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也因此说,事物的质具有多样性和相对无限性。在传统发展模式下,发展所需要的事物的量受到了硬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发展,唯一的途径就是开发事物的质来获取增量的物质资源的供给。因此可以说,创新发展或内生增长就是通过开发、扩大事物的质来扩大资源供应总量从而实现发展的一种高级发展形态。人类迄今为止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获得的实践经验,为开发、扩大事物的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有效技术手段。具体来讲有四种基本途径。第一,分解原理与分解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论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人们,物质是可以无限分解的,任一层次和状态的物质都是由更小的物质组合而成的。通过适当的经济技术手段,这些组合起来的物质都可以被分开,而每一次分解所获得的新的更小物质都具有不同于上一层次组合物的特征和属性。当这种新的特性和属性与人们的具体需求相结合时,就会具有新的功能和新的作用。这就为人们创造新的事物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新的物质技术条件。第二,事物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原理及环境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人们,内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根据,它决定了事物发展方向、速度以及外因作用的效果大小。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它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它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具体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能否实现起决定性作用。事物的内因是事物本身客观存在的,而事物的外因则是可以人为地设置和改变的。通过设置和改变事物的外部条件来促使事物发生改变从而使事物具有新的特征或属性的方法称为环境法。第三,组合原理与结构法。组合原理即结构-功能原理。迄今为止,人类探明,组成客观世界物质的基本元素仅为一百多种,但人类创造的物质材料,却有数千万种。之所以能够如此,就在于人们利用这些有限的物质元素进行多种多样的组合,而同样若干种元素的每一次不同方式的组合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拥有全新属性和功能的物质资源。而这种组合从理论上讲是无限的。这告诉人们,有限物质元素的不同组合可以获得无限多样的质的资源。第四,相对论原理和状态法。根据相对论原理,物质在地球表面常规状态下的属性都是相对的。物质一旦进入高速运动状态或微观状态后,其属性会发生很大变化,如长度变短,时间变慢,质量变大,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质量与能量满足质能关系式E=MC²等。因此,只要改变物质的运动状态使其达到一定状态,就能获得物质在静止和低速远动状态下不会具有的新属性即新资源。综上所述,充分运用以上四种基本方法,人们就能在一定量的物质资源基础上开发出尽可能多的质的资源,从而为更大规模和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依靠开发和扩大事物的质来获得增量资源从而实现发展的一种高级发展形态。对创新本质的这一科学认识和开发扩大资源质的工程技术方法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基本方法支撑。

  三、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创新规划、创新分析和创新抉择的工程技术手段来促使每一件事物基本属性的持续优化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适应21世纪特征的发展方式即创新发展方式是通过每一件事物不断地更新改造来实现的。而一件具体事物的每一次更新改造又是通过一次具体的创新工程来实现。创新工程由若干基本步骤和相应的工程技术手段来支持完成。科学系统的创新工程基本步骤和基本技术手段将创新发展由理论形态推进到工程形态,也完成了创新由理论思维向工程思维的跃迁,这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创新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提高了主体系统资源的创新效能。创新工程模型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步骤和相应的技术手段。

  (一)创新规划。创新规划是创新工程的第一步,是针对创新对象即一个具体事物,确定该事物在创新后所要达到的期望目标和选择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事物的创新目标是事物的基本属性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最高层面上为创新规划提供了方向指导。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从事物与人的联系、与自然的联系和与社会的联系中, 抽象和概括出事物的基本属性为功能性、物理性和有害性。功能性是指事物具有的能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属性,物理性是指事物由物质要素与物质要素之间的关系即知识构成的属性。有害性是指事物在运行和失去使用价值后对人和社会所产生的危害性。人的需求是无限增长的,因而也期望事物的功能性无限增长。在现阶段人们所认识的客观世界的自然资源的量是一定的,大部分也是不再生的,因而人们期望事物的物理性越来越小,自然也期望事物的有害性越来越小。人对于事物这种功能性要大物理性要小的相反需求,构成了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这种内在矛盾作为一种决定性力量,推动着事物沿着功能性趋向无穷大而物理性和有害性趋向于无穷小的方向的运动。这种趋势作为一种基本规律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这种规律也为所有事物的创新规划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任一事物创新的实质,都是通过科技和管理手段来促使事物基本属性的持续优化。根据事物的基本规律确定了事物创新的基本目标以后,就要选择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根据科学事实和发展实践经验,人们概括和抽象出了事物向前发展运动的基本途径,即矛盾化、理想化、协调化、动态化、曲线化、分合化、微型化、自动化等这八种具体路径。根据具体事物的特征和创新目标的要求,人们可以在上述八种路径中,选择最符合要求的路径。上述的事物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构成了创新的导航仪,成为指导人们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南针。

  (二)创新分析。创新分析是准确确定在创新中必然出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为解决这些问题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在最高层面上为科学分析问题提供了方向指导。创新是对既定事物按照功能性增加物理性和有害降低的目标所做的改进和提高。事物在原定状态下能保证功能的正常发挥,就说明事物的整体属性是相互适应相互平衡的。创新,无论是使事物的功能性增加或者使物理性和有害性减小,都会引起事物原有某些属性的变化,从而打破原有属性之间的平衡状态,出现属性的对立和冲突,由此导致了问题的发生。问题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距离差。要实现创新目标,就必须消除这个距离差,也就是要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创新分析就是寻找问题原因的过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事物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事物自身出现了矛盾,一个是事物与外部环境产生了矛盾。创新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分析矛盾的基本方法。事物自身的矛盾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个角度是从事物整体来看。从整体来看事物,事物是一个多样属性的统一体。只有当事物的多样属性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时,事物才能正常运行,发挥作用。只要有一组属性发生矛盾,事物都不能正常运行。从这一角度来看,事物的问题是由事物整体属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引起的。即事物整体属性之间的高低不平导致了问题的发生。因而只要找出发生冲突的一对矛盾就可以确定事物发生问题的原因。另一个角度是从事物内部整体与局部的功能关系中,来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任何一项事物内部关系的本质是上下层之间的功能供求关系。即上层需要功能,下层提供功能。只有当事物内部上下层之间的功能供求关系平衡时,事物才能正常运行,发挥作用。只要出现任一上下层之间的供求关系大小不等,供求失衡时,就可能发生问题。因此,只要找出发生功能供求失衡的层次和状态,就可以确定问题的位置和问题的类型,从而找到发生问题的原因。从事物自身与外部的环境关系来看,任何事物在生成之初,都已设定了它正常的外部环境条件。当事物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了事物当初的设定标准时,事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正常关系就会受到破坏,从而导致问题发生。通过以上两个角度三个方面的分析,人们就能较快而准确地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从而为高效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实现创新目标奠定基础。上述的问题分析途径和问题分析方法构成创新分析仪,它为解决创新中一个关键环节即寻找问题原因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技术之一。

  (三)创新抉择。创新抉择就是选择最有效和最简捷的手段和方法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在最高层面上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方向指导。创新理论与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为指导给出了在创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从创新实践的角度看,所有问题的本质都可以归结为功能不足、功能多余和功能有害,或者说是要的没有(不足)和有的不要(多余),因而,解放问题的基本路径为建立(强化)联系(把没有的加上);切断(削弱)联系(把多余的去掉);改变(调整)联系,上述路径简称加、减、乘、除。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为自身求变(变规模、变性质、变状态、变相态、变结构、变速度等);邻里求借(借物质、借能源、借信息);环境求用(用物质、用能源、用信息);行外求例,即向其它领域、行业、产品寻找资源。上述方向简称变、借、用、例。

  四、创新驱动发展——通过理论宣传、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培育、区域(行业)创新体系建设为基础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将创新行为转变为国家发展战略

  将传统的资源依赖、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转变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上来。即把创新工程作为普遍的发展方式贯穿到全社会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素中,每一个产品中去,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切实有效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完成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做好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

  创新是一场全新的发展方式革命,其基础或者前提条件是思维方式革命。所以,自主创新,理论武装要先行。理论武装的实质就是要用先进的创新理论与方法武装人们的头脑,从而提高人们对创新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思维水平。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特别要看到,在今天面对事物系统规模增大,要素众多,联系复杂,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现实状况,传统的试错法的创新方法已难当大任,必须要有全新的创新理论和方法来支撑。创新理论和方法的实质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认识上的升华和飞跃,是对改造世界方法上的全面总结和系统抽象。通过理论武装工作,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创新理论与方法,就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能极大地提高整个国家的创新效能,就能有力推动发展方式的历史性变革。用大学习推动事业的大发展,是中国人民的一大法宝。要充分运用这一法宝,动员全社会所有宣传和传播手段和平台,全方位全时段灌输式宣传和推广创新理论与方法。做到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使创新理论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成为推动创新的巨大精神力量。多年来,转变发展方式进展缓慢,创新驱动发展不尽人意,根本问题是缺乏创新理论的武装和支持。经过多年研究探索,我国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创新理论与方法体系。该体系揭示了创新的本质和规律,构成了完整系统的创新思想和方法集成,科学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以及“依靠什么创新”的基本问题,也有效地解决了在创新中的三大基本问题:第一,对事物发展目标“看不清”的问题,从而快速准确地制定系统的创新目标与规划;第二,对问题原因“不知道”的问题,从而快速准确地查找问题的原因;第三,对解决问题“没办法”的问题,从而快速准确地研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上述问题的解决将有力支撑和保障人们在创新实践中取得理想成果。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大规模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

  习主席多次明确指出:“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创新型人才是掌握创新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做出创新成果的人才。他们身处生产、科研、教育、管理第一线,通过自己的创新实践,创造出新的产品、技术、工艺和管理方式方法,把国家的创新发展战略落实在现实经济科研教育活动的每一个角落。要深刻认识创新人才与传统人才的本质区别。传统人才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把业已存在的事物再造出来。而创新人才是根据全新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创造新的事物或改造升级已有的事物,使原有的事物功能更好,资源更少,负作用更小。创新人才需要专门学习,他们的创新能力需要专门培养。因此,要制定规划、建立制度,开展大规模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创新再教育。中国的知识分子具有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独特的智力优势和知识资源。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创新理论和方法,就容易快捷,成长转变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就直接顺利。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培育微观主体的创新发展模式,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

  培育微观主体的创新发展模式是微观主体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举措,也是整个国家转变发展模式的关键。微观主体创新发展模式是指社会微观主体,包括工商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医院媒体等所有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机构组织,建立创新发展模式而形成的一整套创新机制和体制,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与资源系统。资源是指人,机,数据库。人是指创新人才,即对原系统内人才进行创新培养而形成的创新人才队伍。数据库是指专用的“功能—知识资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要把与本单位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所有功能提炼出来,并将实现这些功能的知识资源用大数据技术集成成库并每日更新,始终保持这个数据库数据最新颖和最齐全。机是指专用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将和数据库一起构成创新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创新人才和创新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又共同构成了创新资源系统。二是机构与规则。微观主体要组建本系统的创新机构。创新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是经过专业培训,且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机构成立后,要制定明确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成果的检验标准。三是建设与运行。微观主体创新模式建设工作要统一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人才培训、平台建设、规则设计等要同时展开。最后要从科技和管理两个方面共同发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创新真正落在实处,使创新进入流程,进入实践。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创新发展。没有社会微观主体的创新发展模式和运行,创新发展很可能成为空 中楼阁。

  (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建设以区域创新体系和行业创新体系为基础的国家创新体系,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保障。

  区域和行业创新体系的科学建设、系统推进和有效运行,是一个空间区域产业领域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举措。区域和行业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功能包括:一、创新文化宣传系统。由政府部门和行业集团牵头,立体化、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和传播创新文化。同时,组织区域和行业内全体干部群众收看收听。用科学的创新理论和思想,武装广大干部群众的头脑。二、创新教育培训系统。由政府和行业集团牵头,组织创新培训讲师团,对区域和行业内所有单位的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区域和行业内原有科技干部和管理干部的自主创新能力。三、创新主体建设运行系统。政府成立区域或行业集团创新体系建设督导工作小组,深入区域和行业内各单位,指导督促各单位建设创新发展模式,并进行考核,确保该项工作扎实推进。四、创新支持服务系统。包括提供硬件支持服务的分析、检测、实验、样品制作等业务的服务系统,提供软件支持服务即创新咨询服务的“行业创新咨询服务中心”以及其他服务的机构。五、创新政策环境系统。政府部门或行业集团根据情况,调整政策或出台新的政策,以引导和保障该工作顺利推进和高效运行。

  五、创新驱动发展——科学技术的历史积累和当代高技术产业变革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和产业基础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改变了人们对自然认识上的机械自然观,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随后粒子物理学、现代宇宙学、量子化学、分子生物学、系统工程学等兴起,又深入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并为当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1世纪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集聚在若干领域,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新材料技术产业为基础、新能源技术产业为支柱、先进制造技术产业为手段,沿宏观向太空和海洋拓展、微观向生命领域挺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技术是由微电子、光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和现代通信等技术组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技术系统。它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传感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设备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其中的核心基础微电子技术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设计和制造微型电子元器件和微型化电子电路,它是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乃至全部高科技产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互联网技术具有信息资源丰富和资源共享、数据交换和通信、分布处理、分散数据的综合利用、系统可靠性高以及商业化应用等特点,这使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当前,电子信息技术本身仍在向功能更优、体积更小、质量更轻、功耗更低、寿命更长、可靠性更高的方向发展。其功能和性能向“没有不知道的(只要想知道就一定能知道),没有不明白的(信息处理准确度高),没有记不住的(存储量极大),没有传不到的(自动通信)”的趋势进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为所有人工事物系统装上智能,从而实现工厂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家庭自动化,这就为事物系统创新发展总趋势中的自动化趋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基础。进材料技术。新材料是指在新科学理论指导下和最新技术支持下开发和生产出来的具有更好性能或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产品。新材料技术是开发和生产新材料所需要的科学知识、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检测手段。现代新材料技术和产业使新材料的开发向着两个不依赖的方向发展,即第一,现代新材料的开发不依赖已有的物质元素,组成现代新材料的基础物质元素是根据需要完全由人设计和制造的,也即这些基础元素在自然界根本不存在,是根据需要凭空设计制造的。这个不依赖就可以使人们设计和生产出这个世界上从没有过的材料。二是现代新材料的开发和生产不依赖原有的经验和参数,都是遵循“第一性原理”,运用计算材料学方法,在人给出属性和功能要求后,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同时由计算机进行应用模拟和分析。这就把原来复杂的材料设计试验分析变为简单过程,使材料创新的效能发生革命性变革。这个不依赖就可以使人们设计生产出人们以前从不知晓的材料。同时,创新的新材料也具有全新的功能形态特征:在功能上具有多样性,如质量轻而强度大,高导电性而强耐腐蚀性等;在形态上,由块状三维材料向二维材料、一维材料甚至是零维材料转变。这些低维度材料往往展现出完全不同于宏观三维状态材料的独特性能优势。这些独特性能在传统的三维块状结构下是不可想象的。材料科技的创新为全部产业领域的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基础。新能源技术与产业。新能源科学技术是研究各种能源的开发、生产、转换、传输、分配、贮存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目前,人们利用的能源形式多样,种类较多,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电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目前大量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形式的能源存在的基本问题是资源规模有限且在生产和运用中产生大量污染,从而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新能源技术的核心是开发大量新的受局限较小且清洁无污染能源。其中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是主要方向点。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是指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结合而形成的信息化机械工程技术、设备和系统体系。它是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将其运用于产品设计,加工,装配,检验,测试,经营管理,售后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成。它包括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该系统将从根本上消除以往时代里制造水平与设计水平、设计水平与想象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这为所有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划时代的条件和支持。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现代生物技术为理论基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按照预先设计,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设计改造生物物种及其功能的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可以人为地制造自然界前所未有的生物物种和生物制品。在目前,生物技术对农牧业生产、疾病诊断治疗与生物医药、能源与环保领域都将发挥巨大作用。今后,将在人工生命领域开辟全新天地。空间技术,海洋技术。海洋作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具有规模浩大,资源丰富的特点。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浩瀚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淡水资源以及空间和位置资源,将给人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极其丰富的资源条件。当代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的兴起,就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手段建立起来的海洋勘探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和海洋空间应用技术。他们都将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工程技术手段,从而推动海洋事业的蓬勃发展。人类的第三个生存环境外层空间,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广大空间既宇宙空间。但长距离、高真空、零重力、多辐射、极端温差的特殊性,要求宇宙空间领域的开发全部依靠创新。进入宇宙空间的载具和在宇宙空间从事活动的平台完全不同于大气层内的地球表面的设备和平台。也需要全新创新,但宇宙空间领域内的创新突破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当代创新理论与工程技术方法为上述各个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它将推动高科技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同时,高科技产业领域内任一方面的重大创新进展,都将在基础、前卫、先导、战略层面上对全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产业重大影响,从而推动所有领域的创新发展。

  六、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对人类实践结构的革命性变革,展示了人类社会无限美好的未来

  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即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在实践活动中,人是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客体是指一切作为主体活动对象的事物,是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存在。实践中介是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之间相互作用时所运用的一切手段和工具。实践是实践主体通过实践中介与实践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运动。实践的主体,客体与中介是历史地变化着的,因而人类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着的。这种变化表现为主体的客体化与客体的主体化的双向运动。在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支持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全社会创新发展,将会对整个人类的实践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使全社会生产生活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和过程人工化。主体客体化即对象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使对象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客观世界原来不存在的对象物。同时,在形态上还表现为主体也像客体一样,能够被设计、被制造、被修复。当代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一步步地实现这一目标。客体主体化则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在形态上表现为客体也像主体一样,即物也能象人一样,能观察甚至能比人观察的更清楚,能听人话甚至能比人听懂更多的语言种类,能操人心甚至能比人操的更细致,能迅速准确地理解分析信息,甚至比人判断的更准确理解的更快,能干人活甚至比人干的要好也更有效率。特别是信息技术中的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在人类的实践史上大大延伸了人的头脑和提高了人的智力水平。这是客体主体化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因为以前所有的客体主体化进步都只是人的肢体的延伸和体力功能的提高。过程人工化就是所有与人和社会有关的自然过程都将逐步过渡为人工过程,而不论这些过程以前是物理过程、化学过程还是生物过程。如原来完全自然化的气象过程,像吹风、下雨等都将人工化,即人们需要下雨就实施降雨工程,需要吹风就实施大气流动工程等。再如人工叶片也能实现光合作用,这就能把全部植物自然生命的碳水化合物生产过程转变为人工的工业过程,从而彻底改变人的生命营养物质的自然来源,同时也彻底改变人类食物来源的各种自然条件限制。总之,在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支撑下的创新驱动发展,将把人类社会实践结构推上一个全新的高度,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以及过程人工化将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展开,它一方面使人类社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一方面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即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达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真正地体会和享受到世界的美好!基于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从哲学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认为:人类迄今为止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仍是浅层次的或者说是很表面的,客观世界远比我们今天的认识要复杂和丰富;人类迄今为止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仍是初步的或者说是很简单的,由人创造的人工世界应该比我们今天的要高级和丰满;人类迄今为止所享受的社会生活仍是低层次和单调的,人类可以创造和享受的社会生活应该更幸福和美满。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我们要有效应对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需要创新;要有效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百年不遇的历史大变革,需要创新;要有效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需要创新;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需要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思想统领下,中国将在创新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李河新系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李静系中国文化研究会创新文化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小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