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综合 科技 财经 股票 券商 图片 生活 公益

商讯

旗下栏目: 商业

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士,邓中翰成为中国航天研究院顾问

来源:互联网 作者:小艺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5-30
摘要:邓中翰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为院士,中国的微电子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专家,1999年从美国被邀请去硅谷,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组建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关村创立中星微电子公司。 如今,人工智能和航天领域两个令人兴奋的黑科技握手,将带来哪些

  邓中翰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为院士,中国的微电子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专家,1999年从美国被邀请去硅谷,“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组建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关村创立中星微电子公司。

  如今,人工智能和航天领域两个令人兴奋的黑科技握手,将带来哪些变革?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邓中翰说过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飞船将能够独立完成指导、导航和控制、数据处理、故障诊断和重建和维护工作。减少对地面控制和通信支持系统的依赖。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高度重视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发展,介绍了人工大脑程序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无人,深度学习,机器人和其他领域的激烈竞争,为了抓住未来制高点的空间,也增加了投资的智能自主控制技术。

  面对深太空探索,小身体降落,大变结构航天器未来的太空任务,需要学习独立规划、自主导航、自动控制、自动故障检测与智能方法,智能技术在高速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的合作指导等。

  邓中翰院士,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空间系统小型化、重量轻、聪明、低功耗以及自制力需要提供解决方案。

  在十八年,邓中翰带领团队完成一系列的科学突破,“中国无芯”历史的结束,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成功开发2016年第一深学习能力,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标志着中国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学习国际先进行列。

  在欧洲和美国,人工智能飞船已经开发出来,和中国也加快了部署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空间。最近,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中国“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收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医院预约,医院已经成为科学和技术委员会聘请了十顾问。

  火箭研究所是中国航天工业的发源地,开发了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创新科技和专业“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太空,孵化出长征系列火箭。如今,火箭院希望借助邓中翰院士在集成电路领域,人工智能的成就,促进航空航天工业取得更大的突破。

责任编辑:小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