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综合 科技 财经 图片 生活 公益 热点 健康

地方

旗下栏目: 房产

山东省调水中心创建“三三” 工作机制助推文明创建提质升级

来源:中国商业经济网 作者:小布点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要:近年来,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紧紧围绕山东省调水改革发展任务,强化三个到位、坚持三个聚焦、注重三个结合,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近年来,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紧紧围绕山东省调水改革发展任务,强化“三个到位”、坚持“三个聚焦”、注重“三个结合”,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连续17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全国水利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引领促进带动全省调水系统各级各单位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20个法人单位荣获省部级文明单位18个,市级文明单位2个,实现了全系统文明单位创建全覆盖。

一、“三个到位”夯实创建基础

一是创建机构到位筑牢组织保障省调水中心党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创建工作落实,定期召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创建任务,研究推动创建工作,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二是责任制度到位夯实规范根基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要点,制订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实施方案、创建工作制度、创建3年规划,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部室、单位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现了创建活动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确保创建工作任务落实落地。三是硬件设施到位推动提档升级打造调水文化长廊,建设职工之家,专门配备健身室、阅览室、活动室等丰富干部职工文体活动;在工程沿线投资建成一批主题展馆、水情教育基地,不断夯实硬件基础,营造优美文明创建环境。

二、“三个聚焦”打响创建品牌

聚焦“党建+文明”机制,奏响创建主旋律

省中心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建立党委领学、基层深学、党员自学、青年联学的四级联动机制。近年来,结合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委理论中心组带头集中学习39次,交流研讨62人次,撰写调研报告30余篇,定期到所在党支部、分管单位党组织进行学习指导,督促基层一线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900余次,深入探索党建垂直管理和属地管理双重管理制度,创造性开展党支部三级联创共建机制,着眼打通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在山东省水利系统首创党建信息管理平台,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党员学习教育评估体系;组织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9个党支部全部达标“五星级”,学习经验做法在山东党建期刊上刊登,在全省机关党建工作交流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实施青年理论提升工程,在系统内成立23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每月一主题、每季一交流、“双导师”跟进,定期分组研学,开展青年联学践学、荐书会、“我学我讲新思想”等活动,打响“水润书香”青年读书品牌。党建和文明创建的深度融合,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聚焦阵地建设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一堂、一队、一传播”。一是用好“调水大讲堂”。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工作方案》,依托每月一期调水大讲堂推进道德建设,通过李大钊烈士后代作讲座,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家风;邀请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等先模人物作专题辅导,使伟大建党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根植于干部职工思想深处,转化为投身调水事业的高度自觉。近年来,省调水中心相继涌现出一批“山东省担当作为好干部”“山东省改革尖兵”“山东省直机关道德模范”,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发挥志愿服务队作用。近年来,相继开展学雷锋、疫情防控、世界水日、义务植树、文明祭扫、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无偿献血、“关爱山川河流·守护国之重器”等志愿服务40余次,累计录入志愿服务时长1400个小时,节水护水志愿服务项目获第四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结合“双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志愿者下沉社区开展特色志愿活动20余次,服务社区群众5000余人,选派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员、“万名干部下基层”乡村振兴服务队员30余名,为山东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添瓦增砖。三是用好用活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展板、宣传栏,全方位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落实《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工作方案》,组织干部职工先后到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参观学习、济南四五党性教育基地等开展红色教育。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在微官网、视频号等平台,开辟理论学习专题、讲好调水故事,平均每年在省调水中心官网、官微发布信息2000余篇,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媒体报道信息50余篇。

聚焦群众文化建设,提升山东调水形象。工会、共青团组织、妇委群策群力,一系列丰富多采的群团活动做到“月月有声 月月有动”。近年来,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新春送福、“粽情端午 体验民俗”“月到中秋 山水团圆”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动10余次,举办调水系统文艺汇演、职工运动会、健步走、演讲比赛等文体活动20余次;积极承担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第十一协作区秘书长单位工作,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毽球比赛、书画展示等活动,受到省直机关工委和协作区所有成员单位的一致好评。成功举办引黄济青工程建成通水30周年和“山东调水”行业LOGO征集活动,推出一批具有调水特色的原创诗歌作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

三、“三个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调水中心始终注重行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共进,把文明创建理念融入干部职工生活、工作,全面融入主责主业中。

与水工程深度融合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化调水工程

山东调水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主责主业深度融合,把干部职工在文明创建中激发的工作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期治水思路,坚决贯彻落实水利部、省委和省政府工作部署,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工程通水运行34年来,累计引水118.47亿m³,累计为胶东地区配水80.53亿m³,解决沿线高氟区75万群众的饮用水困难;累计提供农业用水11.67亿m³,扩大改善灌溉面积333.3万亩,增产粮食约8亿多公斤;增加地下水补给量超10亿m³,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尤其是2015年至2018年,为有效缓解胶东地区因连续干旱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紧张局面,山东调水人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引黄济青精神”,全体工作人员吃住在工程一线,全力担负起省委省政府交办的胶东地区应急抗旱艰巨任务,昼夜奋战,以较设计规模翻了近一番的流量,高水位连续运行827天,年均引水达9.1亿立方米,年均配水7.47亿立方米,成功化解胶东地区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旱情。据统计,2021年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GDP总量为3.33万亿,较2012年增长了76%,年外调水达8.03亿立方米,较2012年增加了3.96倍,有效的水资源供给为胶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山东调水始终把建设国家级现代化调水工程作为奋斗目标,特别是2018年以来,山东省调水中心深化科学管理,胶东调水工程成为全国首个申报并完成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利部评价的调水工程,工程管理水平迈上新阶;坚持数字赋能,胶东调水工程数字孪生水利部先行先试项目率先破题,智慧水利建设步伐提速增效;压实主体责任,水利部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评价通过评审验收,《工控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及示范》入选工信部2022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颇丰,3项成果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41项成果荣获齐鲁水利科技成果奖,5项省级地方标准颁布实施。

(二)与水生态深度融合力打造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

作为工程管理单位,山东省调水运行维护中心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志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推进生态水系建设。经过30多年扎实有效的绿化美化,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亮丽风景,沿线的林带已成为山东东部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廊。600余公里的宏伟工程与绿色长廊交相辉映,形成了水利工程、站所风光、景观林带和山水风光相互交融的美景,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国家绿色长廊”称号。

坚持以提供安全水、放心水、优质水为目标,强化水质保护,实施最严格的水质监测制度,建立健全调水工程水污染防治联动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技术、物理、生物措施,全力保障水质安全。在胶东调水工程全线建成投用水质在线监测站11座,实时监测水质变化;设定人工水质监测断面13处,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每月定期开展3次水质检测,检测指标最多可达35项;每年选配30万尾以藻类为食的滤食鱼苗投放棘洪滩水库,不断优化供水水质。构建起了源头管控、过程管理、终端控制的全过程、立体化水质安全保障网络,有效地保障了调水水质。

山东调水工程在保障青岛等城市供水的同时,兼顾800多渠道沿线生态用水,并承担了为工程沿线输送农业灌溉用水任务,解决了历史上广北、寿北、潍北等高氟区75万人饮水困难。据统计,30年来累计为博兴县和工程沿线提供农业用水16.74亿立方米,扩大改善灌溉面积333.3万亩,增产粮食约7亿多公斤。工程调度运行中自然水量的渗透,一方面回补地下,抬高地下水位,增加地下水补给量超10亿立方米;另一方面,渗水压制了咸水的入侵,改善了地下水生态,改良了渠道两侧的土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尤其昌邑、寒亭、寿光等北部沿海咸水地区受益明显。其中,寿光市改善粮食种植面积40万亩。

河道综合治理方面,全线增设各级河长制公示牌52处,6个分中心和13个管理站全部成为河长办成员单位。编制完成《胶东调水输水干线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寿光、寒亭、高密段9000余亩土地全部完成确权颁证,岸线资源管理与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编制完成《山东省胶东调水输水干线“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2022-2024年)》,坚持遏增量与去存量并举,清理整治各类问题20项,配合省水利厅完成涉河项目审查15项,工程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在工程绿化美化方面,深入实施水系绿化美化三年攻坚行动,年内投资3300万元,完成引黄济青左岸和部分渠段右岸绿化,绿化面积36.09万平方米,引黄济青渠段总绿化率达到90.3%,较2021年提升11个百分点,寿光段工程和棘洪滩水库入选全省水系绿化样板名单。编制印发《山东省胶东调水输水干线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创建工作方案》,层层压实责任,严格时间节点,强化工作指导,及时跟踪调度,青岛、东营、潍坊、滨州段共计233.73公里输水干渠被评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开创了省内引调水工程创建美丽幸福示范河湖的先例。

(三)与水文化深度融合,全山东调水文化品牌

在山东调水30多年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山东调水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凝练成“爱岗敬业、团结务实;艰苦创业、开拓争先;无私兴业,造福人民”的“引黄济青精神”,彰显了调水人为党和人民担当作为的伟大建党精神。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调水人,涌现出一群又一群先进人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调水奇迹。

2019年,为全力做好引黄济青工程建成通水30周年庆祝活动,山东省政府召开引黄济青工程建成通水30周年新闻发布会,山东省水利厅召开引黄济青工程建成通水30周年座谈会,省调水中心组织拍摄了“上善之心济苍生”行业宣传片,印制了“一渠清水润胶东”纪念画册,还邀请新闻媒体深入工程沿线进行采访报道,“引黄济青精神”得到进一步总结传承。这一系列庆祝活动也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山东调水形象也得到进一步彰显。

2021年3月16日,山东省调水中心在济南正式公布“山东调水”公共品牌标识,其以蓝色为主基调,同时融入山东省调水中心两大基础元素——水和泵站。三条渐变的蓝色线条,代表着“黄河水、长江水与当地水”多水源联合调度体系;中间加入水泵缩影,突出体现调水水源通过多级提水泵站输送到受水地区;两端拥抱弧形,寓意爱水护水理念。同时,标识融合“山东”的“山”字缩影,体现齐鲁地域属性。标识从倡导“调水、节水、爱水、护水”公益性角度出发,紧紧围绕“调水为民 服务发展”理念,向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推广山东省调水运行维护中心立足“管好工程送好水”职能,着眼调水事业长远发展,服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责任担当,文化品牌跨入标志性建设阶段。

在打造特色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在工程沿线建设一批主题展馆、文化长廊、水情教育基地:龙口管理站紧扣“治水文化”主题,建设“治水主题”广场,突出龙口地域文化特色,展现调水行业文化内涵。高密管理所在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的同时,通过打造调水文化微档案馆、保护实物档案资源的方式,讲好调水故事,强化调水文化建设。亭口泵站将党建与调水文化相结合,在办公区域精心打造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党建文化墙,将大厅、楼道、走廊等打造成党建文化宣传阵地。宋庄泵站以水情教育、科普教育为内容倾心打造的水文化公园,寓教于乐,成功获评“潍坊市科普教育基地”,山东调水主题文化馆和棘洪滩水库水文化展览馆也已开工建设。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场馆、教育基地展示调水事业改革发展历程,诠释水文化深刻内涵,全面展示调水起源、设计理念、发明创造、精神内涵、先模事迹、人水关系、治水理政等方面的成果,增强全系统乃至全社会对调水工作的历史自豪感、认知感和崇尚感,发挥水文化基地应有的社会传播功能。“引黄济青工程”成功入选水利部第三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

新时代、新使命。省调水中心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治水兴水决策部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引导干部职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不断巩固提升文明创建和工作水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谱写山东调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通讯员:马清新  郎翊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内容不当,请联系我们qq980047777及时修正或删除。谢谢! http://chinasyjjw.com
责任编辑:小布点